一份沉甸甸的科技協同創新成績單。
2月的嶺南,已是春光明媚,萬紫千紅;南海之濱,海天交映,春潮涌動。
近來,諸多省份已印發“一號文件”,對新一年的經濟工作明確發力點、叩響發令槍。
近日,地方兩會密集召開。著力擴大內需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、激發市場主體活力……
近段時間,地方兩會陸續召開。多地公布了2022年成績單,并確定了2023年經濟發展目標。
英國《自然》增刊《2022自然指數-科研城市》日前指出,中國科研城市在全球排名快速上升,北京在世界領先的科研城市中繼續保持首位。
近日,本報記者走進北京、上海、成都、沈陽、杭州5座城市,邀請普通市民講述他們的故事,與他們一同感受身邊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變化。
在廣交會上,活躍著一批從未缺席的“全勤生”,他們見證了廣交會的歷史,從線下到線上,通過廣交會這個平臺拓展新業務、發掘新客戶。
10年來我國區域創新發展成效顯著,共計22個科技集群進入全球百強,長三角便是其中之一。
現在,上海、北京、廣州、天津、重慶五市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已滿周年。對于中國城市來說,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尚屬新的探索目標,要怎么建?從
“盲盒”經濟、大數據殺熟、互聯網廣告競價排名、網絡直播帶貨……這些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新情況和新問題,在這部法規中都有了明確規范。